本网讯 今日11月18日发行的《文汇报》头版刊发题为《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,上海开始释放制度红利“高峰高原”计划一半经费投给“人”》的专题新闻,报道以金沙威尼斯“高峰高原”学科建设为例,采访了金沙威尼斯科研处处长吴雪萍,重点突出和肯定金沙威尼斯了在引进高水平人才方面做的工作。
媒体链接:http://wenhui.sumg.com.cn/html/2015-11/18/content_3.htm
媒体报道原文:
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,上海开始释放制度红利
“高峰高原”计划一半经费投给“人”
建设世界一流大学、打造世界一流学科,凝聚高水平的人才是关键。针对传统项目投入一般“只投物、不投人”的现状,上海正在推进的“高峰高原”学科建设计划从制度层面连破两道“硬杠杠”——市教委对每个高峰、高原学科的经费投入,其中50%用于和学科建设有关的人员经费。而且在“人头费”的总盘子里,还划出专项经费用于人才引进。
面向“十三五”,落实国务院不久前印发的《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》,上海“高峰高原”学科建设计划的制度红利已开始释放。
跻身高峰学科,发力新一轮冲刺
记者从市教委获悉,未来3年,上海用于高校“高峰高原”学科建设的总投入将达36亿元,第一笔经费投入已经到位。
上海体育学院的“王牌”学科体育学去年入围上海“高峰”学科I类(最高等级)。该校科研处处长吴雪萍介绍,向“世界一流学科”迈进,意味着学校必须在世界版图内对体育学进行学科定位。很快,德国科隆体育学院进入了视野。通过ESI高被引论文等核心指标的比对,上海体院发现,形成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科根基。科隆体院的体育学一直得到化学、药学等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撑,所以在反兴奋剂研究、运动科学研究等前沿领域一路领跑世界。
对标国际找到差距后,上海体院也开始发力:最近一年,先后引进了8位高水平人才。“大多数是海归,大多数都是在专业领域内已有较高水平的人才。”让吴雪萍欣喜的是,这笔可观的人才引进经费不仅可以从上海“高峰学科”计划的建设经费中支出,而且还是一笔专项经费,不能挪作他用。
在突破传统经费投入的窠臼、允许“高峰高原”学科获得的资助经费用于“人头费”支出的前提下,市教委明确要求,要划出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人才引进,这就从制度层面确保高校有一定能力提供有国际竞争力的报酬,吸引一流人才加盟。
引进人才不因稳坐国内一流而停歇
根据上海“高峰高原”计划,“高峰”学科一共分成4类,能够跻身I类的学科,皆非凡物——“要么已经在国内学科排名中遥遥领先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,要么在短期内有冲刺一流的机会。”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,有些入围的“高峰”学科,已稳坐国内“老大”位子多年,是否还有长足的动力向世界一流冲刺——专设一笔引进人才经费,主要是希望能发挥制度牵引作用。
简单地说,假设一些处于国内强势地位的学科出现了发展惰性,哪怕不作为,短期排名也不会有明显变化,无意在引进人才上再花心思,那么市教委“定投”的人才引进专项经费可通过学校层面的统筹,转投其他“高峰”“高原”学科;如果学校层面仍无法用足这笔经费,市教委将启动校际统筹,用于其他院校的人才引进。
“这样的制度设计,从某种意义上是倒逼高校要重视、抓紧人才引进工作。”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说,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和“双一流”的建设紧密相关:一流大学都有一批一流学科作为支撑,且一流学科的竞争非常激烈。
正如很多高教界人士所感知的那样,高校学科发展的模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:过去,一个高校的某个学科如果有一两位“大咖”坐镇,在国内甚至国际上争个不错的排名,还有几分胜算;但眼下,学科复合、交叉在加剧,一批新兴学科在迅速崛起,学科发展正进入“团队作战”的竞争模式。
为学科“潜力股”留出补位空间
上海“高峰高原”计划第一轮建设周期为2015年-2017年。虽然对沪上高校而言,针对第一轮学科建设情况的“大考”将在2017年进行,但眼下,很多高校忙着“调兵遣将”,在学科发展上谋篇布局。
以同济大学为例,该校总计有4个学科跻身上海“高峰”学科,其中2个I类,2个II类。但眼下,结合学校“十三五”规划制定,同济不仅对传统优势学科加大投入,还布局一些学科“潜力股”,比如新材料、特定高空测绘等等,与此相配套的高水平人才引进工作也在稳步推进。
有业内人士分析,近来沪上多所名校传出“动静”,是几方面合力的结果。首先,无论是上海的“高峰高原”计划还是国务院发布的“双一流”方案,总体上都要求高校结合新一轮综合改革,进一步凝练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方向。还有一点不可忽略:到目前为止,上海高峰学科I类、II类、III类的评审已结束,但以面向“中国制造2025”“工业4.0”“互联网+”等国家发展战略和上海“四个中心”“科创中心”建设所亟需的、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学科的第IV类高峰学科,目前还未“开闸”,相关工作有望于明年启动。
上海“高峰高原”计划实行第三方评估,经费投入以年度为周期实行动态调整。在制度设计层面,该计划为高校发展优势学科、“蓄水养鱼”预留了充足时间,对于一些发展不利的学科,也设有“优胜劣汰”机制,并为部分新兴学科的“补位”提供空间。
[作者 制图/董杨华]
[报送单位/党委宣传部]
[责任编辑/黄勇]